答案是肯定的,但前提需满足严格条件:
适用人群:身体健康、腰腹顽固脂肪堆积、皮肤弹性较好者。
禁忌人群:心脏病、糖尿病、高血压患者,以及孕妇、哺乳期女性、未成年人绝对禁止。
技术限制:单次抽脂量≤5000ml,过量可能引发脂肪栓塞等致命风险。
风险1:短期并发症
出血感染:手术创面大可能引发败血症(发生率约1.5%)。
皮肤坏死:过度抽吸损伤血管,局部皮肤发黑溃烂(需二次手术修复)。
风险2:长期后遗症
问题类型 |
发生概率 |
修复难度 |
---|---|---|
皮肤凹凸不平 |
30% |
(需脂肪填充) |
局部麻木 |
25% |
(3-6个月恢复) |
脂肪反弹 |
40% |
(需重新抽脂) |
数据综合临床统计
风险3:致命性并发症
!! 肺栓塞(死亡率高达20%):脂肪颗粒进入血管阻塞肺部,多因术后未及时活动引起。
体重达标者:BMI≤30,皮下脂肪厚>2cm(捏起测试)。
皮肤紧致者:回缩力好可避免术后松弛(否则需联合腹壁整形)。
无代谢疾病者:术后需严格饮食控制,糖尿病患伤口愈合慢。
心理预期合理者:抽脂≠减重,腰围最多缩5-10cm(视脂肪厚度)。
选医生>选机构:
认准整形外科主任医师资质(如邵英、韩雪峰级别专家),避免美容院"速成医生"。
术后维护定成败:
穿塑身衣 至少3个月(前6周24小时穿戴),忌口高糖高脂食物防反弹。
替代方案优先尝试:
脂肪厚度<3cm者,建议先尝试冷冻溶脂或射频紧肤,风险降低80%。
Q1:抽脂后脂肪会转移到内脏吗?
→ 误区! 抽脂仅减少皮下脂肪,内脏脂肪需靠饮食运动消除。但术后代谢下降,若不控制饮食,内脏脂肪反而可能增多。
Q2:凹凸不平能避免吗?
→ 技术是关键! 采用"交叉隧道式抽吸法"的医生(如李小静团队),凹凸率<5%。务必要求术前展示案例对比图!
皮肤色素沉着:60%患者3个月内消退(辅用氨甲环酸药膏可加速)。
暂时性肿胀:淋巴回流导致,术后7天高峰,90%患者1个月消退。
独家建议:术后立即穿戴激光压力服(含微脉冲技术),临床证实消肿效率提升50%。
网站提醒和声明
本站为注册用户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,非“赴美网”编辑上传提供的文章/文字均是注册用户自主发布上传,不代表本站观点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,如有侵权、虚假信息、错误信息或任何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或更正。
专属预约通道,数据实时更新
免费在线价格查询